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106.03亿平方米
近日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《2021年中国城市建设状况公报》显示:2021年年末,全国城市
集中供热面积106.03亿平方米,辽宁为14.05亿平方米,位居全国第二(山东第一)。
1.
集中供热能力
2021年年末,全国城市蒸汽
集中供热能力11.88万吨/小时,同比增长14.80%;热水
集中供热能力59.32万兆瓦,同比增长 4.78%。
2.
集中供热面积
2021年年末,全国城市
集中供热面积106.03亿平方米,同比增长7.30%。
从行政分区看,山东和辽宁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;河北、黑龙江、山西、吉林、北京、内蒙古、河南和天津8个省(区、市)超过5亿平方米;陕西、新疆、甘肃、宁夏和青海5个省(区)超过1亿平方米;江苏、安徽、湖北、西藏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7个省(区)和新疆兵团不足1亿平方米;上海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和重庆9个省(区、市)无
集中供热面积。
智慧供热温暖万家供热启动会在本溪举行
10月24日,由辽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国家电投东北公司共同举办的“智慧供热 温暖万家”2022-2023年度供热启动会在本溪举行。会上,国家电投东北公司面向政府部门、能源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作出今冬高质量供热的庄严承诺。
辽宁省副省长王明玉、省政府副秘书长孙繁柏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祁向国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刘纪远、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丽华、东北能监局副局长(主持工作)郭建宇,本溪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吴世民,副市长王旭征,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邵连友,党委副书记、工会主席、董事马可心,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天罡出席会议。
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祁向国在讲话中表示,辽宁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冬季供热工作,多次对全省供热工作作出指示批示,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。以国家电投东北公司为代表的央企勇于担当、乐于奉献,积极支持全省供热事业发展,切实发挥了能源央企“压舱石”“稳定器”作用。供热信息网了解到目前,全省今冬明春供热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就绪,具备冷热试运行条件,全省住建系统干部员工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不断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,始终将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,严格按照保障储煤充足、保障热量供应、保障按时开栓、保障服务质量、保障安全运行等要求,抓实抓细各项工作,确保全省供热企业顺利开栓供热,确保全省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,确保全省人民温暖过冬。
在2022—2023年度供热季即将来临之际,通过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,东北公司全面展示了近年来供热产业发展建设成果,彰显了在能源保供关键时期“保能源、保供热、保民生”的坚定决心和能力,进一步凸显出公司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、支撑区域能源安全供给和保障民生幸福的中流砥柱作用,有效提升了公司的供热品牌影响力。公司供热产业的长足发展进步和今冬明春供热各项准备工作,得到与会各级政府、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界媒体的一致好评,为公司扎根辽宁推动供热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舆论环境。
酒泉市肃州区热电联产清洁降碳集中供热项目正式启动
近日,酒钢集团酒泉市肃州区热电联产清洁降碳
集中供热项目正式启动。2020年底,酒钢集团宏晟电热公司与肃州区签订了《酒钢集团-酒泉市肃州区热电联产
集中供热项目合作框架协议》,计划就供热方面开展合作。2021年以来,通过与肃州区政府、相关设计单位以及嘉峪关市相关部门深入沟通交流,宏晟电热公司相继完成项目厂内改造部分和厂外管网改造部分(嘉峪关段)的可研编制、审查,取得了关于厂外管网路由的批复。今年9月,项目通过酒钢集团审议,正式下发项目经理责任书。
据供热信息网了解,该项目采用吸收式热泵结合背压供热技术,对宏晟电热热电公司新5号机组实施乏汽余热回收供热改造,最终向肃州区供热。项目建成后,可为肃州区提供
集中供热面积2300万平方米,同时可减少烟尘排放量3455吨/年,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7371吨/年,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3501吨/年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0.7万吨/年。
陕西省住建厅召供热采暖工作视频会议
10月10日,陕西省住建厅召开视频会议,对全省今冬明春城镇供热采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。要求要精心组织,统筹谋划,早安排、早行动、早落实,多措并举,扎实做好今冬明春城镇供热采暖各项工作,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。会议强调,各地要强化监管,建立城镇供热网格化监管制度,加强行业督导,采取有力措施,切实解决供热不到位,服务不达标等问题。做好应急保障,进一步完善供热突发事故应急预案,落实应急抢险人员、物资等储备,及时有效应对处理突发问题,不断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。按照职责分工,积极与生态环境、发改等部门,加大对
集中供热站清洁化运行、清洁能源保障等方面的监管力度,确保
集中供热站清洁化稳定运行。
供热采暖直接关系群众冷暖,是最直接、最接地气的民生保障工作。要加强与发改、能源、交通、气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,加强能源调度保障,完善煤炭、天然气“压非保民”预案,动态掌握供热企业储能情况,做到早知情、早发现、有问题早解决。
要切实做好供热生产工作,组织供热企业做好供热设施检修维护,及时排危消隐,确保如期开栓供热。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,督促供热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。强化服务意识,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,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作风建设的评判标准。严格执行行业标准,推动供热企业服务标准化、规范化,优化供热服务流程,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。持续开展“访民问暖”活动,要对上一采暖季“访民问暖”情况开展“回头看”,做好用户分级管理,抓好问题整改,推动供热行业精细化管理向纵深发展。
武汉市要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工程
昨日获悉,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起草的《武汉市应对气候变化“十四五”规划(征求意见稿)》正式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,规划表示要加快推进
集中供热工程。
规划要求,推动产业结果绿色转型,到2025年,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%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%;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2%左右。除钢铁、电力行业、水泥行业(仅熟料生产)和石化行业以外,其他行业用煤单位全部清零。大力推广新能源,非石化能源消费占比达20%以上。加快推进
集中供热工程,全市
集中供热制冷能力达到4000吨/小时。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水平,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.17%,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.05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。
供热信息网了解到,意见稿目前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,征集时间至2022年11月10日止。公众有关意见建议,可在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官网上留言。纸质信件请邮寄至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路422号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,邮编:430022,来信请注明“武汉市‘十四五’应对气候变化规划”建言。
天津能源集团公司多措并举确保供热安全
10月27日上午9时许,天津能源集团热电公司东北郊第一供热服务中心副主任于志超,按照公司调度指令,启动开封里热力站循环泵,二次供热管网开始进入低温运行模式。
今冬,集团供热面积将达1.63亿平方米,分布在市内六区、环城四区、滨海新区,承担着117万户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供热保障任务。该集团始终坚持民生为首、民生为要,从“冬病夏治”、燃料储备、服务提升等重点工作着眼,早谋划、早动手,从六方面做好供热准备。目前已完成所属全部管网和换热站的循环、清污、调试,确保11月1日零时达标稳定供热,完成好今冬供热民生保障任务。
目前,集团热源燃料储备充足,已完成燃气储备5884万立方米,燃煤储备2.6万吨,详细制定后续燃料储备计划,每月按各热源库存量进行燃气动态采购。同时,为了减少疫情对煤炭运输的影响,实行多地区多源采购方式,多措并举,保证燃料供应稳定。